出国留学机构存在一些常见的套路,这些套路可能会对家长和学生造成经济损失,甚至影响学生的未来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套路:
虚假承诺保录取
中介声称与境外大学有内部合作、拥有特殊名额或资源,可以保证学生被名校录取,以此收取高额费用。例如,有案例显示中介伪造材料导致学生被退学。
伪造申请材料
为达到目的,中介会伪造学历证书、成绩单、推荐信等申请材料。有的中介甚至会让国际学校为学生注册学籍,代考、背答案或直接出分伪造国际考试成绩,甚至协助购买海外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成绩单。
隐瞒招生条件
中介利用家长和学生对招生政策的不了解,隐瞒或歪曲学校的真实招生要求,让其误以为符合条件,诱导签约。
制造焦虑情绪
中介会强调申请形势严峻、名额有限等,制造焦虑,促使学生和家长尽快签约。例如,告知学生若不立即签约,就可能错过申请时机,无法进入理想学校。
推荐高佣金项目
签约后,中介会根据自身利益,推荐佣金高但可能不适合学生的项目或学校,而非从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。
收费不透明不合理
收费标准不明确,存在乱收费现象。除高额中介费外,还可能以各种名义收取额外费用,且退费条件苛刻,甚至拒不退费。
服务质量差
签约前热情积极,签约后服务大打折扣,如文书写作质量差、申请进度不及时跟踪、对学生问题响应慢等。
模棱两可的承诺
机构可能承诺可以申请到学生心仪的学校,但实际上这样的承诺往往缺乏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持,学生最终可能只能得到保底选项。
隐性收费与合同陷阱
某些中介可能在初期报价较低,但在合同中设置各种额外费用,或包含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。
不尊重客观事实
有些机构可能会花钱“买学生”进行宣传,或进行学历造假,以增加其可信度。
PUA学生
不良中介可能会故意降低学生的期望值,让学生接受比实际能力低得多的学校,从而在申请过程中不断降低自己的标准。
团队人员流动性大
大型机构可能面临人员更换频繁的问题,这可能影响服务的连贯性和稳定性。
全包式服务与选择性服务
虽然有些中介声称提供全包式服务,但实际上可能只提供部分服务,而选择性服务可能更加灵活和个性化。
顾问经验不足
新入行的顾问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,这可能影响申请的质量和学生的申请体验。
为了避免这些套路,建议家长和学生:
查询中介资质:
在选择中介之前,先查一下他们的资质,看是否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留学服务资质。
了解口碑:
上网查一下中介的口碑,看看其他学生和家长的评价。如果有负面信息,最好谨慎考虑。
多方比较:
不要只咨询一家中介,多找几家进行比较,看看哪家更靠谱。
明确需求:
在咨询中介之前,先明确自己的留学需求,比如学校排名、专业方向等。
仔细阅读合同:
在签署出国留学服务合同时,要仔细审阅合同条款,注意合同中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与其“资格认定书”上的名称相符,以及是否存在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出国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