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学中介服务中常见的套路可分为以下几类,需特别注意合同细节并多方比价:
一、虚假承诺类
保录取承诺
中介常以“内部合作”“特殊资源”等话术保证学生被名校录取,但实际可能通过伪造材料或夸大成绩实现。例如,南京李女士花70万元通过中介申请港大未果,最终被退学。
排名挂钩收费
部分中介将服务费与申请学校排名挂钩,声称排名越高收费越高,但排名受学生自身条件限制,此类条款不合理。
二、收费陷阱类
隐性收费
签约前费用透明,签约后常以“文书修改”“行前指导”等名义收取额外费用,且退费条件苛刻。例如,杭州某中介通过低价合同诱导签订高佣金项目,后续收费累计超原价。
奖学金分成条款
合同中可能规定中介可瓜分奖学金,但申请奖学金是中介应尽义务,此类条款侵犯学生权益。
三、服务缩水类
签约后失联或响应慢
中介可能签约后态度大变,回复减少甚至消失,文书修改、申请进度跟踪等服务质量严重下降。
模板化文书
使用千篇一律的模板,无法体现学生个性,降低录取竞争力。
四、其他常见套路
加学校/改专业收费
合同中可能规定增加学校或修改专业需额外付费,且金额不透明。
退费条款陷阱
退款金额、方式随意,常以“审核未通过”等理由拒绝退费。
避免套路的方法
资质审核
选择持有教育部认证的正规机构,避免无资质“黑户”中介。
合同细节
仔细阅读服务内容、费用、退期条款,保留所有缴费凭证。
多方比价
通过留学监理等平台对比机构服务,避免因低价签约陷阱。
独立跟进
定期联系中介更新申请进度,对异常情况及时核实。
留学申请本身周期长、竞争大,建议学生保持理性,选择专业机构并主动掌握申请节奏,以降低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