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百姓疾苦的七言绝句,历史上涌现了大量作品,以下是经典摘录及解析:
一、农业困境类
《悯农·其一》(李绅)
>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 > 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 以夸张手法揭露封建剥削下农民的悲惨境遇,展现丰收与贫困的矛盾。
《悯农·其二》(李绅)
>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 > 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通过描写农民劳作的艰辛,表达对劳动成果被掠夺的痛心。
二、战乱流离类
《七哀诗》(王粲)
> 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 > 复弃中国去,委身适荆蛮。 反映战乱导致生灵涂炭,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。
《兵车行》(杜甫)
> 车辚辚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 > 老人扶携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 以悲怆笔触描绘征兵制度对家庭的拆散,展现战争的残酷性。
三、民生疾苦类
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》(郑燮)
> 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 > 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 以竹声联想到百姓疾苦,体现官员的责任感。
《雪》(罗隐)
> 长安有贫者,为瑞不宜多。 通过反常思维表达对贫苦人民的同情,隐含对时政的批判。
四、社会批判类
《题临安邸》(林升)
> 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
> 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 借景抒怀,讽刺统治者的荒废朝政导致民生问题。
《贾生》(李商隐)
> 君生当如夏花绚烂,死亦为鬼雄。 > 若生待明,死亦为鬼雄。 通过生死观隐喻对民生困境的无奈与抗争。
这些诗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百姓在自然灾难、战乱、赋税压迫下的生存困境,既有对个体苦难的同情,也包含对制度性问题的反思。通过这些经典诗篇,可窥见古代文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