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巢的咏菊诗共有三首,分别是《题菊花》《不第后赋菊》和《自题像》,以下是具体内容及背景分析:
一、《题菊花》
原文:飒飒西风满院栽,蕊寒香冷蝶难来。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。
背景:传为黄巢5岁时所作,据南宋张端义《贵耳集》记载,黄巢幼时曾以“堪与百花为总首,自然天赐赫黄衣”回应父亲关于菊花的联句。此诗以菊花自喻,展现其不屈精神与对未来变革的憧憬,被后世誉为“咏菊诗之祖”。
二、《不第后赋菊》
原文: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背景:此诗最早见于南宋俞文豹《清夜录》,但《说郛》本无此篇,明代郭子章《六语·谶语四》仅引用了后两句。诗中通过“黄金甲”“冲天香阵”等意象,隐喻农民起义的磅礴气势,被视作“诗谶”,预示了黄巢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运动。
三、《自题像》
原文:记得当年草上飞,铁衣著尽著僧衣。天津桥上无人识,独倚栏干看落晖。
背景:出自北宋陶榖《五代乱离记》,描述黄巢落第后出家为僧的境遇。诗中“铁衣著尽”暗示其曾经的战斗经历,“独倚栏干看落晖”则流露出其孤独与对往事的追思,与《题菊花》《不第后赋菊》形成鲜明对比。
总结
黄巢的咏菊诗以雄浑气势和深刻内涵著称,既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挑战,也寄托了推翻腐朽统治的抱负。《不第后赋菊》尤以象征手法成为传世名篇,而《题菊花》与《自题像》则分别从个体生命体验与历史背景两个维度展现了菊花的意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