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感恩母亲的古诗,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:
一、经典名篇
《游子吟》(孟郊,唐)
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
以母爱的伟大与无私,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。
《别老母》(黄仲则,清)
“携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”
通过临别场景,抒发对年迈母亲的愧疚与不舍。
《岁暮到家》(蒋士铨,清)
“爱子心无尽,归家喜及辰。寒衣针线密,家信墨痕新。见面怜清瘦,呼儿问苦辛。”
以细腻笔触描绘母亲为子女操劳的情景,表达深沉的感激。
二、其他相关作品
《慈母爱》(杨维桢,元)
“慈母爱,爱幼雏,赵家光义为皇储。龙行虎步状日异,狗趋鹰附势日殊。膝下岂无六尺孤,阿昭阿美非呱呱。”
通过历史典故,赞颂母爱的伟大与永恒。
《墨萱图》(王冕,元)
“灿灿萱草花,罗生北堂下。南风吹其心,摇摇为谁吐?慈母倚门情,游子行路苦。”
以萱草象征母爱,表达游子对母亲的思念。
《母别子》(白居易,唐)
“母别子,子别母,白日无光哭声苦。关西骠骑大将军,去年破虏新策勋。”
通过自身经历,感慨战乱中母子分离的悲痛。
三、补充说明
《诗经·邶风·凯风》
“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。”
以自然意象歌颂母亲的辛劳,是最早表达母爱的诗作之一。
以上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子女的感恩之情,既有直白抒情的,也有含蓄寄寓的,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。